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依然杂食的一年

工作已经第三个年头。回望过去一年的读书单,杂食本色依然不改。工作后的第二个会计年度读的书,不足第一年的一半。这是因为这一年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所谓的研究上。搞出了几篇垃圾论文,也耽误了不少美好的时光。

但是,一句话的书评,仍要继续。

39.凯里,资本之王

搞金融的人,一不小心就能过上纸醉金迷的日子。自己没有投身这一领域,所以时常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感慨。当然这样写,是因为能看到这些文字的人,很多都是金融业就业的人,我总要恭维一下别人,别人才方便恭维我。

38.李可,杜拉拉升职记(一)

在工作满两周年的时候,我觉得需要系统检讨自己的工作得失。工作两年,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教训。但没有标杆,所以就想到了这本小说。一口气买了(一)至(三)册,但只读了第一册,后面的实在读不下去。文笔粗糙、故事干瘪,这小说只能当作一个案例教科书来读。但不知道为何徐静蕾据此拍出来的电影,我觉得还可以,看来美女还是吸引人。

37.章诒和,杨氏女

很早之前,读过章先生(旧时有文化的女人被称为先生,不知道为啥)的《伶人往事》等书,对先生之文笔,叹为观之。不过这本《杨氏女》,感觉不如上一本小说《刘氏女》好。因为《刘氏女》的“风,就是人生”,比《杨氏女》的“爱,就是罪恶”,更不悲凉。但都是悲剧。

36.吴晓波,浩荡两千年

7.吴晓波,大败局II

6.吴晓波,大败局I

吴晓波的文笔,我一直喜欢。把一个个商人的命运嵌入到时代大背景来写。

35.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刚买来时,还以为依然是张鸣“鸡零狗碎”的招牌写法呢。没想到是一本课题讲义。不过,仍值得一读。我们受过的历史教育,一直都需要“重说”。

30.张鸣,民国的角落

这才是鸡零狗碎嘛。

33.刀而登,中国好人

我又发现一个可以让我一口气把他的书全部买过来的高人。“海内中文论坛才气第一”,名不虚传。“中国自鲁迅、王小波之后,幸而有刀尔登”。鲁迅不喜欢,因为小时候教科书中他的文章太多了。王小波却不能不读,男人嘛(男人不能不读王小波)。另,前几天和人聊天时,我用了一个“刁”字,对方不懂。出处就在这里。有人评价刀尔登选题,一个字,刁!

32.余明,中国货币冲销工具的选择与安排

我发现,这是我这一年以来,唯一有功利目的地读的一本书。上对不起党和国家的栽培,中对不起父母的培养。没有“下”可对不起的,但这没什么好庆幸的。

31.艾米,山楂树之恋

某段时间,不知何故,突然性情大发。连读了两本爱情小说!

29.九把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那些年错过的大雨,那些年错过的爱情。

34.韩寒,他的国

28.韩寒,可爱的洪水猛兽

27.韩寒,草

26.韩寒,杂的文

17.韩寒,青春

年初爆出来韩寒代笔门事件之后,我就一直坚信韩寒的文章都是别人代笔的。因为这么好的文字只能由我写出来才对。韩寒只不过比我大两岁,他凭什么写出这么好的文字。所以,一定是代笔。

25.拉詹,断层线

其实不只是国内某些学者哗众取宠。想这个印度阿三,也是哗众取宠。凡是试图将所有现实强在一个逻辑框架下来解释,必然漏洞百出。经济学,乃至整个科学“大一统”(grand unified theory)永远只能是个幻影。

24.龙应台,野火集

小龙女式的野火什么时候才能在海峡此岸熊熊燃烧呀!

18.龙应台,目送

小龙女真是刚柔相济的奇女子呀。家书写的这么温情。怎么能和侠女气象联系起来呢。

23.巴曙松,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

不记得讲什么了。

22.辛乔利,影子银行

也不记得讲什么了。惨了,凡是专业书籍,读后都是过目即忘。

21.周其仁,货币的教训

以前在报纸连载的时候,每周一必干的事情就是翻一下经济观察报,读一下周教授文笔朴实的专栏。集合出版后,当然要买来一读。不错,获益良多。

20.沈联涛,十年轮回-从亚洲金融危机到全球的金融危机

世事总在轮回,文明总在潮涨潮落。罗素说他想知道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会闪光,而我想知道人类的文明为何有潮涨潮落。

19.黄仁宇,现代中国的历程

其实,我不怎么喜欢这种黄仁宇这种宏大叙事的方式。其《中国大历史》,明显不如《万历十五年》好。

16.吴思,我想重新解释历史

《潜规则》、《血酬定律》作者的文集,肯定要买了一读的。历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但历史是需要重新解释。

15.40人论坛,美债与欧债-拖累全球经济的孪生兄弟

14.马骏,货币的轨迹

有过跟马博士的近距离接触,马博士温文尔雅。此书虽然不怎么样,但我帮其校订过一个课题成果,他是下过正功夫的。我发现,很多在商业机构工作的经济学家们,比学院派教授还要儒雅、还要用功。

13.资中筠,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

可悲可叹的中国人,每隔三十年就要来一次启蒙。

12.孙述宇,水浒传-怎样的强盗书

配合新版《水浒传》电视剧,我把这本早就买来但束之高阁的的著作读了。对的呀,水浒传本来就是一本强盗书。虽然新版的电视剧漂白了很多。

11.约翰.戈登,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

华尔街历史,就是世界史。

10.艾哈迈德,金融之王-毁了世界的银行家

刚开始读是有点怕是《货币战争》的逻辑,还好不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还是多关心一下当今世界吧。谁毁了现在的世界?

9.缪建民,欧元的使命与挑战

并不是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是值得一提的。此书即为一例。

8.陈晋,哈佛经济学笔记2

陈晋的《哈佛经济学笔记1》还挺不错,可惜2就有点二了。

5.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能在内地出版的历史书,火候都不够。不过这本还不错。将藏在历史深处的哪些恩恩怨怨都写出来了,也摆脱了历史简单叙述的沉疴。

4.许小年,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没想到许小年也能登堂入室,进宫讲经,不知道这些集体皇帝们是否真能听得进去这些自由派的主张。

3.李建军等,世界各国智库研究

2.马克.史库森,朋友还是敌人-奥地利学派与芝加哥学派之争

当一个人的生活、工作环境发生大变化的时候,往往激情膨胀。刚换工作后读此书就是明证,想捡回之前的学术志趣,结果发现时光是单程列车。不仅错过的爱情不能挽回,连转换的学术志趣,也难以重来。

1.袁亚忠,陈独秀的最后15年

每个历史人物都是复杂的,陈独秀也不例外。其晚年之处境,尽显学者之独立人格。
话题:



0

推荐

郭峰

郭峰

105篇文章 6年前更新

郭峰,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现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投资系讲师,同时兼任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其他中英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主持或参与横向课题10余项。出版著作一部,发表经济时评90余篇。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