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为一个互联网金融研究人员,最近写了一些P2P方面的评论,批评了监管者,批评了经营者,也批评了投资者,今天我又要批评一下报道互联网金融的媒体了,这种自绝于江湖的精神,是不是该给点个赞。

 

 之所以批评相关媒体,是因为我发现,创业P2P,不如报道P2P,因为不管P2P行业繁荣和萧条,还是平台的死活,媒体报道都能赚钱,但媒体报道中体现的专业水准,实在堪忧。

 

 这不,前两年,互联网金融火爆的时候,媒体上,简直一边倒地为互联网金融唱赞歌。各种最佳社会责任奖、最佳创新奖等等,媒体都在主办、承办。甚至还要评选哪些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老总最帅、美女最多。我相信,那段时间,如果没有几个“最佳”在手,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老总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当然,我也相信,这些赞歌都不是白唱的,无论是中央级媒体,还是海量的微信公众号,不收你点钱,谁给你开演唱会呀,大家都这么忙,又不是很熟。

 

 各种榜单和赞歌中,媒体的专业水准,可谓完全弃之不顾。对此,有某家大媒体做榜样,我就不用再多举例了。

 

 各种榜单成为这些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营销工具和沉重负担,也给中立的学术和政策研究,带来一些尴尬。

 

还记得2015年初的时候,我们单位要做一份关于P2P行业的评估分析报告,去跟一些代表性的P2P公司洽谈,看其是否能提供一些基础数据。结果一些公司上来直接问,要掏多少钱。起初我还摸不着头脑,你给我数据,还要给我钱?

 

后来才明白,原来人家以为我们也是要搞排行榜之类的东西。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向每家公司说明,我们不收钱,也不搞排名。而且,在最后报告中,为了避免留下我们是收人钱财,替人唱赞的错觉,都愁死宝宝了。最终为了避嫌,只能把提供数据公司的名称全都抹去,只写“平台1”、“平台2”。。。

 

哪知道,风水轮流转,刚刚过去不到一年时间,媒体上全都是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负面新闻,都快成敏感词了。互联网金融,俨然由中国金融的拯救者,变成了十恶不赦的诈骗犯。但是,有些负面新闻,体现出的媒体专业水准,真心让人抓急,举几个栗子:

 

有媒体报道说,哪些哪些P2P公司“提现”困难,并认为这是平台陷入危机的表征。这其实连P2P的定义都没搞清楚,P2P是通过网络产生的个体对个体的直接借贷,根本不应该存在“提现”的说法,又不是银行(银行大额提现还要预约呢)。

 

当然,不排除之前一些P2P公司为了鼓吹自己的流动性,承诺可以随时提现。但是,如果有此宣传,很可能意味着这些公司本来就在打政策的擦边球,属于伪P2P

 

再有,一些媒体以某些特定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不良率”,推算整个P2P平台甚至全行业的不良率,这其实也是没搞清楚P2P的属性。P2P是直接借贷,既然是直接借贷,投资人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不同的投资标的。理论上,如果没有分散投资,个体投资者的“不良率”甚至可能是100%

 

当然,最搞笑的是,一些媒体连P2P平台老总是谁都没搞清楚,就开始负面报道了。今天看到一个新闻,说某知名P2P平台出现了一些问题,并直指其老总“被传为XXX”。什么叫“被传”呀,这位老总就叫这个名字,只不过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位富二代,两个人只不过是重名。对这样的标题党,我只能给跪了。不知道这位小编是真不知道,还是故意搞一个噱头标题。

 

这些媒体的专业水准,难道真的如此不堪,我看也未必,装傻也有装傻的好处。不管是自己挖掘,还是有人爆料,有了平台的负面新闻,就首先报道出来,然后再让平台公关,刊载平台的解释说明。几个意思?

 

如我在之前的一系列评论文章中认为的,目前中国的很多P2P公司都已经异化,对这个行业更多的批判是必要的。但我不知道这样的媒体报道,对报道内容究竟做了多少认真核实,也不知道草率报道之后的企业解释说明,是不是白刊载的。但看到不管什么时候,互联网金融企业都如此重视品牌维护工作,我简直要哭晕在高铁上,不知道现在跳槽是否还来得及。

 

更多互联网金融评论,请关注公众号:郭峰学术民工(guofeng0406)。

 
话题:



0

推荐

郭峰

郭峰

105篇文章 6年前更新

郭峰,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现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投资系讲师,同时兼任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其他中英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主持或参与横向课题10余项。出版著作一部,发表经济时评90余篇。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