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是入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的五周年纪念日,也是硕士毕业开始工作六周年,按理说应该好好写篇纪念文章,因为有太多可以记(tu)录(cao)和总(zhuang)结(bi)的事情。然而,最近日程完全满档,所以谨以最近一周多的工作安排流水账作为入职民间智库五周年的纪念。


630-71日(上周四周五)从上海到杭州蚂蚁金服集团出差两天,推进合作的课题,之后周末赶到湖南湘潭、韶山、长沙参加了连轴转的三天学术研讨会。其中一天是临时看见、临时决定旷工后参加的(不在单位坐班时,例如出去调研和参加研讨会,就应请假)。


 此前629日早上还收到了《财贸经济》的审稿意见,因此出差期间见缝插针地补充了一些回归数据,修正了回归结果。


 从长沙回北京,没法耽误上班时间,只能坐晚上十一点发车的卧铺车,原本早早赶到火车站,想看会儿美剧,可惜电脑没电了。只好将之前早就打印好的《经济学季刊》的审稿邀请拿出来,完成了一篇早就该完成的审稿任务。只是审稿意见是写在纸上的,到现在还没去整理。


 今天(周二)早上7点到北大办公室后,改了一个上周完成的报告的初稿(早上改了一遍,发给合作者,他改完后,我又校订了一遍),并完成了《财贸经济》的修改稿。中间还溜出去两个小时旁听了一个炫酷的所谓用大数据做宏观经济分析的论证会。感觉自己这种没技术的人,以后学术圈就没法混了。


 明天(周三)一天北大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的理事会会议、工作会议和课题组会议连轴召开,作为现博士后研究员、原办公室主任兼学术秘书,需要全程参加。估计还要跟合作者讨论一下之前完成的互联网金融的论文怎么修改,她昨天发我邮件后,我都没空搭理。北大中心一周年进行成果汇总,也是我到北大做博士后一整年的中期考核关头,发现互联网金融方面,自己连一篇学术论文见刊都没做到,只能拿之前的论文来应付。


 后天(周四)半天的课题组会议,这个课题原本我是推掉的,但后来看在钱的份上,又参加了,说只是协助角色。课题组约了几次碰面的时间,都凑不齐,因为我坚持其他核心成员不凑齐,就不碰面。


 周末还有两天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年会等着要参加。可是上海新金融研究院那边下周末又要开理事会会议,在我消极抵抗、强力抵抗都无效后,准备材料的工作还是要我来完成,所以周末晚上又必须再赶回上海。


 还记得,刚开始到新金融研究院工作的时候,在长达九个月时间内,单位只有两个人(boss除外),一个是我,一个人是给我发工资的。领导给我布置工作时说,虽然你是应聘的研究员,但现在还没什么研究工作可做,你先协助把研究院的日常事物给处理了吧。我就开始了除了研究不做外什么工作都做的状态。最初甚至包括请保洁阿姨、采购窗帘等工作,当然还有学术会议的筹备和会后的速记稿整理。


 这种工作内容当然不是自己属意的。所以在期初的新鲜劲过后,速记稿编辑的工作越做越差,一位负责同事说:“你不是做不好,你只是不想做,觉得没意义”。我很坦荡地跟他说,都被你看出来了,说的很对。行政工作也是如此,有一次领导在工作群里,跟我说:我对你很不满,我说彼此彼此。好在随着同事越来越多,我承担的行政性和编辑性的工作,已经越来越少了。


 学术研究一直是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所以在新金融研究院入职没多久,我就开始和之前的硕士同学当时的上财博士开始了学术研究工作。还记得那是20118月底的一天,我给胡军打电话,说我有一个idea,咱们一起合作论文吧,如果可以,下午就见面面谈。


 后来,这个由我想出来的idea形成的论文最后并没有成功发表,反而胡军在此基础上带我完成的另一篇论文,最后刊发在了《经济学季刊》上。五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已经合作或独作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并在媒体上发表了70余篇时评,出版了一部专著,还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的资助。这个清单原本还是可以拿出来唬人的,但在上个周末参加了北大国发院的校友论坛发现一大群学神后,我真诚地不装逼地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在学术上不可能达到自己期望的高度。


 其实,早在入职新金融研究院的第二年,我就在研究院领导的支持下,开始在复旦大学攻读委培培养的经济学博士,从此就开始在学术研究和智库工作之间的“弹钢琴”,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因为157月博士毕业后,研究院领导又允许我去北京大学做博士后。所以现在不仅要在学术研究和智库工作之间弹钢琴,还要过着上海北京两栖的生活。


 现在已经是76日了,正式进入职业生涯的第七个会计年度,期待今年的学术收成和工资收成,能继续保持之前六年的平均增速,进而成功当上学霸,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本文写于201675午夜)

话题:



0

推荐

郭峰

郭峰

105篇文章 6年前更新

郭峰,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现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投资系讲师,同时兼任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其他中英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主持或参与横向课题10余项。出版著作一部,发表经济时评90余篇。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