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从“APEC蓝”、“阅兵蓝”,到“两会蓝”,人们逢重大会议、节庆就能享受好天气的直观感受,如今已成一项科学研究成果:“政治性蓝天”真的存在,且已成为一种各级政府常规性的“形象工程”。这项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三名学者进行的实证研究,通过计算分析国内 189 个城市 2013年 12 月至2016 年 3 月的日度空气质量指数及合成空气质量指数的单项污染物浓度数据,发现各城市“两会”期间空气质量均有显著改善,而在“两会”过后,空气质量又迅速恶化,甚至出现“报复性反弹”。
 
研究结论:一年一度“两会蓝”已成常规性“形象工程”
 
因为以学术论文的形式提出“政治性蓝天”概念,并证实其真实存在,今年5月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工业经济》上《雾霾治理中的“政治性蓝天”——来自中国地方“两会”的证据》一文近来被注意到。
 
通过对国内 189 个城市 2013年 12 月至2016 年 3 月的日度空气质量指数及合成空气质量指数的单项污染物浓度数据的计算分析,该文得出结论:“两会”期间,各地日空气质量均有显著改善,相较平时,空气质量指数(AQI)降低约 5.7%,且空气质量的改善主要发生在 PM2.5、PM10、 SO2 等考核更看重、民众更敏感的污染指标上,对NO2 和 O3 等污染指标影响则不显著。
 
文章认为,和“APEC蓝”、“阅兵蓝”类似,各城市的“两会蓝”也是一种运动式、短暂的“政治性蓝天”,如今更成各地环境污染治理“形象工程”的常规性举措。一方面,公众和中央政府的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受“唯GDP论”的传统政绩观的惯性影响,地方政府也必须在回应公众及中央环境保护压力和维持辖区经济增长中进行平衡,尤其在“两会”这种更敏感、特殊的时期,更是政府回应民众呼声,采取临时性措施治理雾霾,创造碧水蓝天生态文明好时机。
 
此外,这项研究也发现,部分空气污染指标的改善实际上在“两会”召开前就已经开始,但在“两会”过后,空气质量又迅速恶化,且恶化的程度较“两会”召开期间的改善程度更为严重,即“政治性蓝天”是以政治事件过后更严重的报复性污染为代价。论文第二作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后、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郭峰强调,“‘政治性蓝天’虽然美好,但不可持续,几天数据好看反而通过更严重的报复性污染使其真实效果大打折扣,雾霾治理关键还是要长效机制。”
 
对话作者:靠“领导高度重视”而来的短暂蓝天副作用大
 
“雾霾我已经关注了好几年,真正给启发想做研究的去年的‘阅兵蓝’,当时也联想到之前的‘APEC蓝’、‘两会蓝’,大家都知道这些是临时治理出现改善,那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规律,真的普遍?”郭峰说,正是抱着这样的探究初衷,他和同伴开始了工作。
 
和所有实证研究一样,收集数据、选取样本是重要环节,AQI指数有环保部公示,也有非官方网站记录,但189个城市的“两会”时间,就只能完全手动搜索和核对。待数据梳理到位,郭峰和另两名作者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石庆玲、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诗一就开始采用单差法、双重差分法和断点回归等计量方程计算分析。
 
“这些方法都是常用的,关于雾霾治理的研究也有很多,我认为我们比较独到的地方在于,把双重差分的方法和‘两会蓝’这个内容结合到一起,各地开会时间大概一致但不完全一样,且一个地方开的时候其他地方可能没有开,这样就构成了‘两会’召开期间与召开前后,以及‘两会’召开城市与非召开城市的双重差异,利于研究,再通过回归验证,通俗说就是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大限度保证结果可靠。”
 
郭峰介绍,研究开始之前他曾猜测各地“两会”期间的“政治性蓝天”存在规律,结论也证明其和“APEC蓝”、“阅兵蓝”成因相同,但意外的是,他们发现了“两会”结束后空气质量的“报复性”反弹现象:这种靠“领导高度重视”而轻易实现的短暂蓝天,不仅不能有效治理雾霾,还有副作用。
 
据此,郭峰强调应变运动式治霾为常态监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雾霾的完全治理绝非短期内就可以全部实现,所以要有长效的制度安排,而不是短期的政治热情。”他的建议包括加大环境保护部门在处罚污染单位时的权限,使环境保护走上常态化轨道,以及淘汰落后产能,并将这项工作同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相挂钩,还有从治理机制上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的垂直管理体制和环境保护的考核指标,建立快捷高效的空气质量发布体系和预警机制。
 
(来源:搜狐新闻)
 
参考文献:
 
石庆玲、郭峰(通讯作者)、陈诗一,2016,《雾霾治理中的“政治性蓝天”:来自中国地方“两会”的证据》,《中国工业经济》,第5期,第40-56页。
话题:



0

推荐

郭峰

郭峰

105篇文章 6年前更新

郭峰,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现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投资系讲师,同时兼任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其他中英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主持或参与横向课题10余项。出版著作一部,发表经济时评90余篇。

文章